上一篇 下一篇 分享链接 返回 返回顶部

把API网关藏在“高防IP”后面:2025下半年最新的攻防实践

发布人:茄子 发布时间:2025-09-29 15:51 阅读量:318

国内80%以上的DDoS攻击直接瞄准API网关——这个承载了微服务、小程序、App、IoT设备所有流量的“咽喉”。一旦网关被打瘫,业务就等于被“掐脖子”。本文基于2025年9月刚刚在华北-华东两地实测落地的案例,给出“高防IP+API网关”的零模板、零话术、可抄作业的方案,供技术、运维、安全三条线直接对齐。

一、为什么必须是“高防IP”而不是WAF、CDN或者云原生网关自己扛?

  1. 流量层清洗:高防IP在运营商侧(T级)就把SYN Flood、ACK Flood、UDP反射、CLDAP、Memcache、DNS NXDOMAIN等“脏流量”直接丢掉,比任何七层组件更早、更省、更干净。
  2. 0改动接入:业务侧只需把域名A记录指向高防IP,网关无需改代码、无需改证书、无需重启,运维夜里也能割接。
  3. 弹性计费:2025年主流云厂商统一把“保底+弹性”拆到小时级,突发30Gbps只付6分钟的钱,成本比全年包干省42%。
  4. 合规闭环:等保2.0(2025修订稿)明确要求“对外API接口具备DDoS攻击缓解措施”,高防IP的清洗日志可直接作为测评证据。

二、2025年9月最新攻击画像:API网关到底在被谁打?

数据来源: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(CNCERT)《2025 H1 DDoS态势报告》+ 某头部云华北清洗中心脱敏日志(已授权)。

  • 攻击峰值:1.42Tbps(UDP反射+TCP混合),发生在8月19日02:37,目标为某电商大促API。
  • 攻击时长:平均17分钟,85%的攻击集中在工作日9:30-11:00、20:00-22:00,明显“踩业务高峰”。
  • 攻击类型TOP3:SYN Flood(38%)、HTTPS Flood(27%)、UDP反射(21%)。
  • 源IP地理:境内占比64%,境外前三是美国(9%)、俄罗斯(6%)、伊朗(4%)。
  • 单次攻击成本:黑产侧不到30元(Telegram频道零售价),防御侧如果不用高防IP,带宽费用直接飙到六位数。

三、真实落地:某SaaS公司把3000条API在45分钟内切入高防IP的全过程

脱敏前提:客户为A轮SaaS,日活220万,域名api.xxx.com,原网关Kong单集群16核64G,部署在华东某IDC。

步骤1:评估

用自研脚本对过去30天流量做95计费带宽采样,得出“正常业务8.7Gbps,峰值14.2Gbps”。高防IP选型:保底20G、弹性100G,单价按小时计费,月预算控制在1.8万元以内。

步骤2:开户

云控制台下单后,运营商在2025年9月10日15:00下发两个高防IP:电信219.147.x.x、联通123.58.x.x,BGP回源段为10.255.0.0/24,与IDC内网打通,延迟增加0.8ms。

步骤3:DNS切换

15:10,把api.xxx.com的A记录从原IP改成高防IP,TTL事先已调低到60s,15:15全网生效。HTTPS证书无需重新上传,高防IP支持SNI透传。

步骤4:回源配置

在高防控制台填写“回源IP+端口”,源站端口8443,协议保持HTTPS,启用“长连接复用”,关闭“回源TOA”减少Kong日志里出现高防IP。

步骤5:验证

15:30,用wrk压测200并发,QPS 1.2万,P99延迟从120ms升到125ms,误差在5%以内;同时云监控显示回源带宽11.4Gbps,高防侧无丢包。

步骤6:灰度观察

24小时内小程序、App、IoT三条端无用户投诉;次日CNCERT监测到一次12Gbps SYN Flood,高防IP在3秒内完成清洗,业务无感。

四、容易踩的五个坑(来自2025年9月一线排障记录)

  1. 回源端口被防火墙误杀:IDC侧安全组只放行80/443,高防IP回源新端口8443被丢包,表现“502 Bad Gateway”。解决:提前把回源段10.255.0.0/24加入白名单。
  2. WebSocket断链:默认清洗策略会把非80/443的UDP 999端口当成“异常”,导致IoT设备心跳掉线。解决:在控制台加“四层规则”放行999端口。
  3. 证书链不完整:高防IP透传证书时,部分安卓低版本系统提示“证书不受信任”。解决:把中级证书也一起上传,不要只放域名证书。
  4. toa模块拿不到真实IP:Kong的rate-limiting插件按IP计数,结果全限成高防IP。解决:关闭toa,改用X-Forwarded-For,第一跳就是真实客户端IP。
  5. 计费惊呆:客户做压力测试忘了关高防,47分钟跑了76Gbps弹性,账单+1.4万元。解决:压测前把DNS切回源站,或者给高防IP设置“清洗阈值上限”。

五、成本测算:2025年9月最新官网价(含限时折扣)

规格 保底带宽 弹性单价 折算小时价 场景建议
入门型 10G 0.8元/G/小时 330元/月 日活<50万,API<500条
标准型 20G 0.6元/G/小时 580元/月 日活<200万,电商大促
旗舰型 50G 0.4元/G/小时 1200元/月 金融、政务、IoT高并发

注:弹性部分按实际发生计费,未触发不收钱;新户首次7天0元试用,2025年9月30日截止。

六、一键Checklist:今晚就能照着抄

  1. 把过去30天网关日志拖下来,算95带宽,确定保底规格。
  2. 在云控制台开高防IP,选“HTTPS透传+回源IP”模式。
  3. 让IDC网管把回源段加入防火墙白名单,端口与协议一次对齐。
  4. 预调DNS的TTL到60s,挑业务低峰期做A记录切换。
  5. 打开云监控+高防报表,观察24小时,无异常再把TTL调回600s。
  6. 等保测评时,把清洗日志导出PDF,直接当“抗拒绝服务证据”。

2025年的DDoS黑产已经“AI化”:攻击流量特征每分钟都在变,靠人工调阈值根本来不及。把API网关放进高防IP,不是选择题,是生存题。上面这套流程,从评估到切流45分钟搞定,哪怕只有一名运维也能夜里独自完成。如果你刚好也在排期做等保、护网行动、双十一压测,不妨直接照抄,先让业务活下来,再谈后续优化。

目录结构
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