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高防IP服务广泛应用的当下,许多企业和开发者在面对DDoS攻击、CC攻击等网络威胁时,都会优先选择部署高防IP作为第一道防线。然而,随着实时通信技术的普及,WebSocket协议的使用频率显著上升,一个关键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:高防IP的防护范围是否包含WebSocket协议?
WebSocket协议的特殊性
WebSocket是一种在单个TCP连接上进行全双工通信的协议,广泛应用于在线游戏、即时聊天、金融行情推送等场景。与传统的HTTP请求不同,WebSocket连接一旦建立,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将持续保持长连接状态,数据可以双向实时传输。这种特性虽然极大提升了交互效率,但也使其更容易成为攻击者的目标。
高防IP的基本防护机制
高防IP的核心功能是通过流量清洗中心,对进入目标服务器的流量进行实时检测与过滤。其防护机制通常包括:
-
流量牵引与回注:将异常流量牵引至清洗中心,清洗后再将正常流量回注至源站;
-
协议识别与解析:支持HTTP/HTTPS、TCP、UDP等常见协议;
-
行为分析与规则匹配:通过AI模型或规则引擎识别异常行为,如高频请求、异常包结构等。
然而,是否支持WebSocket协议,取决于高防服务商的技术实现能力。
实测发现:主流高防IP已支持WebSocket
根据2025年9月最新实测数据,包括阿里云、腾讯云、华为云、快快网络等主流高防服务商,其高防IP产品均已默认支持WebSocket协议的防护。具体表现为:
-
协议识别层面:可识别Upgrade: websocket
字段,自动将WebSocket流量纳入清洗范围;
-
连接保持机制:在清洗过程中,维持WebSocket长连接不被中断;
-
攻击识别能力:可识别针对WebSocket的特定攻击,如WS-Flood
、WS-Brute
等变种CC攻击;
-
回源兼容性:支持将清洗后的WebSocket流量无损回源,确保业务连续性。
例如,腾讯云在其2025年9月发布的高防IP更新日志中明确指出:“WebSocket协议已纳入默认防护范围,无需额外配置。”同时,其防护策略已覆盖wss://
加密通道,支持TLS termination与重新加密回源。
例外情况:部分老旧节点仍存在兼容性问题
尽管主流厂商已全面支持,但部分老旧高防节点或中小型服务商仍存在WebSocket识别不完整的问题。具体表现为:
-
连接中断:WebSocket握手成功后,后续帧被误判为异常流量而被丢弃;
-
协议识别失败:将WebSocket流量误判为TCP异常连接,导致清洗失败;
-
回源失败:清洗后未正确还原WebSocket帧结构,导致客户端断开连接。
因此,建议企业在接入高防IP前,务必进行WebSocket协议兼容性测试,可通过wscat
工具或自定义脚本模拟长连接,验证清洗过程是否影响业务。
结论:高防IP已普遍支持WebSocket,但需甄别服务商能力
综上所述,截至2025年9月,高防IP的防护范围已普遍包含WebSocket协议,但具体实现效果因服务商技术能力而异。企业在选择高防服务时,应优先选择明确声明支持WebSocket、具备协议识别与长连接保持能力的服务商,并在上线前进行充分测试,避免因协议识别不完整导致业务中断。
如需进一步验证某一服务商是否支持WebSocket防护,建议直接联系其技术支持,索取WebSocket协议兼容性测试报告或最新协议支持清单,以确保防护策略与业务需求完全匹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