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被刷流量怎么办:SCDN防护策略设置避坑指南
你遇到过这种情况吗?服务器监控突然报警,带宽跑满,CPU飙升,查日志发现全是奇怪的请求——恭喜,大概率被恶意刷流量了。这种攻击成本低、见效快,搞垮中小站点分分钟的事。今天咱们就聊聊怎么用SCDN(安全内容分发网络)的防护功能有效拦下这些脏流量,重点讲几个容易踩坑的设置细节。
刷流量攻击长啥样?先学会快速识别
别急着配规则,得先知道打你的是啥。常见的刷流量分几种:一是CC攻击,用大量肉鸡模拟真人频繁请求动态页面(比如登录口、搜索接口),耗尽服务器资源;二是爬虫洪水,低级脚本无脑爬取内容,不管robots.txt;三是伪造搜索引擎UA的假蜘蛛,专偷SEO权重。看日志如果出现单一IP高频访问同一URL,或User-Agent高度重复,基本就能锁定目标。
基础防护别轻敌:这些配置必须锁死
很多兄弟觉得开了SCDN就万事大吉,其实默认配置形同虚设。第一步,强制开启HTTPS并设置HTTP自动跳转,能过滤掉一批明文扫描器。第二步,关闭不必要的HTTP方法,像PUT、DELETE、TRACE这些,在Web控制台找到“访问控制”直接禁掉。第三步最关键:设置IP黑白名单别偷懒!把自家办公网IP、合作方API出口IP加入白名单;同时把威胁情报平台公布的僵尸网络IP段批量导入黑名单。别手动加,用批量导入功能省时省力。
WAF规则定制:精准打击恶意请求
SCDN内置的Web应用防火墙(WAF)是防刷流量的核心武器,但默认规则太宽泛。建议分三层配置:第一层做基础特征拦截,开启SQL注入、XSS跨站、常见漏洞攻击(如Log4j)的防护规则,注意选“拦截”模式而非“观察”。第二层针对CC攻击,启用人机挑战(JS验证),对疑似异常IP触发验证码。重点来了:别全局开验证码!设置触发条件,比如1分钟内同一IP访问超过120次动态页面再触发,避免误伤搜索引擎蜘蛛。第三层自定义规则补漏,比如发现攻击者总带特定Header(如X-Forwarded-For: 1.1.1.1),直接写规则拦截包含该Header的请求。
速率限制(Rate Limiting)实操要点
限流是防刷的终极大招,但配置不当可能把正常用户也挡在外面。关键技巧有三:一是按业务分层限速。对API接口(如 /api/ 路径)设置严格限制,比如单IP每分钟600请求;而对静态资源(如图片、CSS)放宽到每分钟5000次。二是区分请求类型,对GET请求宽松些,POST/PUT/DELETE这类写操作要严控。三是设置阶梯惩罚:首次超限返回429状态码,同一IP反复超限则自动封禁24小时。记住把CDN边缘节点IP加入限流白名单,防止自己人触发规则。
验证码策略:平衡安全与体验
验证码用好了能挡下90%的脚本攻击,但体验太差会赶走真实用户。推荐组合方案:对可疑流量先启用静默验证(如JS Challenge),无需用户操作,能拦掉大部分低级爬虫。若攻击持续升级,再对高危路径(如登录、注册)触发图形验证码。有个坑千万注意:别用纯数字验证码!现在OCR分分钟破解,至少用带扭曲字母的图片。更推荐行为验证(如滑动拼图),对真人更友好。
日志分析:揪出隐藏的攻击源
SCDN的访问日志是金矿。建议每天拉取日志用脚本跑几个关键指标:一是TOP 10异常UA,把那些自称“Mozilla/5.0”但版本号诡异的全拎出来;二是高频错误请求,专注404/403状态码的请求路径,很可能是攻击者在扫描漏洞;三是地理异常访问,比如主营国内业务却突增大量波兰IP。发现异常后立刻更新WAF规则或IP黑名单。有个神器安利:把SCDN日志对接ELK(Elasticsearch+Logstash+Kibana),攻击行为可视化一目了然。
最后说个重点:缓存策略别忘调优
很多人忽略这事:合理设置静态资源缓存能大幅减轻源站压力。把图片、JS、CSS等静态文件的缓存时间设长点(比如30天),并开启“忽略URL参数”选项。这样恶意请求同一张图片带不同参数(如 ?id=123, ?id=456)时,CDN边缘节点直接返回缓存副本,请求根本到不了源站。动态内容则设置短缓存(5-10秒)或完全绕过缓存。记住每月检查一次缓存命中率,低于85%就得优化规则。
说到底,防刷流量是个持续对抗的过程。上面这些设置不是一劳永逸的,建议每周抽半小时看防护报表,根据新出现的攻击特征微调规则。遇到难缠的高级攻击时,把SCDN的防护日志和服务器监控数据交叉对比,往往能发现隐藏的攻击模式。有具体问题欢迎评论区交流实战经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