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圳游戏公司防CC案例:亿信防护系统部署实战解析
服务器介绍 2025-08-12 16:10 178

在深圳的游戏圈子里,CC攻击简直就是技术团队的噩梦。作为一家本地游戏公司的网络负责人,我亲历过多次服务器瘫痪的惨剧。玩家抱怨、收入下滑,问题一茬接一茬。后来,我们决定上马亿信防护系统,这玩意儿专治各种不服的CC攻击。今天我就掰开揉碎,聊聊这次部署的实战过程,全是硬核干货,同行们应该能直接拿去参考。

游戏公司为啥对CC攻击这么敏感

CC攻击,学名叫Challenge Collapsar,本质上就是变着法儿让服务器过载。游戏行业最吃这套亏,玩家在线量一大,攻击者稍微搞点小动作,登录接口就能崩掉。我们公司在深圳做手游,高峰期每秒几十万请求,一遇攻击,用户直接卡在登录界面骂娘。损失不仅仅是钱,口碑砸了更难挽回。所以,防CC不是可选项,是生存底线。得找个靠谱的系统,把恶意流量挡在外面。

亿信防护系统的核心能耐

亿信这套东西,不是市面上那些花架子。它主打智能流量分析,能实时扫描请求模式。比如,识别正常玩家行为和攻击脚本的差异。核心机制是多层过滤引擎,先粗筛再精判。举个例子,它用算法检测请求频率和来源IP异常,一旦发现可疑流量,自动触发清洗规则。这比传统防火墙灵活多了,毕竟游戏协议复杂,死规则根本罩不住。我们选它,就是看中这种自适应防护能力,省得天天手动调参数。

部署过程:一步一脚印的实战记录

部署亿信系统,可不是点几下鼠标就完事。我们分了四步走:评估、安装、调优、测试。先摸清自家网络架构,游戏服务器用的是混合云,流量入口在深圳机房。亿信团队来了人,和我们一起蹲点三天,抓包分析历史攻击数据。确定防护阈值后,才上设备。关键环节是规则定制化,我们根据游戏逻辑设了动态阈值。比如,登录接口每秒超1000次请求就触发告警。安装时,遇到硬件兼容问题,旧交换机和亿信盒子不搭。折腾一宿,换了根光纤模块才搞定。测试阶段更费劲,模拟攻击流量时,误判率一度高到15%,玩家被误拦投诉。我们连夜调参,加了白名单机制,把误报压到2%以内。

效果实测:数字不会撒谎

上线后,效果甩在脸上。攻击高峰期,系统拦截率冲到98%,服务器负载从90%降到40%。玩家流失率直接砍半,运营数据肉眼可见地回升。最牛的是,运维人力省了30%,以前得专人盯监控,现在告警自动处理。成本方面,初期投入不小,但半年就回本。有次大流量CC攻击,峰值到200Gbps,亿信硬是扛住了,清洗掉恶意包,正常玩家一点没卡。这比我们之前用的开源方案强太多,后者动不动就崩。

踩过的坑和破解之道

实战不可能一帆风顺。最大坑是性能瓶颈,亿信盒子处理能力有限,我们游戏用户量暴增时,系统差点撑不住。解决办法是分布式部署,加了两台设备做负载均衡。另一个头疼的是规则更新,游戏版本迭代快,攻击模式也变。我们设了每周漏洞扫描,结合威胁情报动态调整策略。还有日志分析,原始数据太杂,我们搭了个ELK栈做可视化,一眼看出攻击趋势。这些经验,都是血泪换来的。

亿信防护系统的部署,给深圳游戏公司打了剂强心针。它不光挡攻击,还优化了整个运维流程。同行如果想抄作业,记住三点:提前做压力测试,规则必须量身定制,日志监控别偷懒。安全这事儿,永远别等出事了再补窟窿。

Powered by ©智简魔方